包俊宜先生的书法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大篆名世。书法作品古拙雅致,自成一体,已为世人熟知。当包先生冷不丁展示出他的花鸟画时,令人眼前一亮,有一种惊喜的感觉。
“书画同源”这个词,非常准确地概括了中国书法与中国画的关系。书法家包俊宜在其书法成大器的同时,也创作花鸟画,这似是一种必然。
【资料图】
中国的毛笔、墨汁是祖先发明的神奇的书写工具,它使写字成为艺术,并使以“写意”为主要特色的中国画有了更独特的韵味。
“写意”不仅是中国绘画的特色, 更是中国文化鲜明的特色。“不可言传,只可意会。”我们讲感觉讲会意,勿须太精准,看上去非理性,其实这是很高的智慧, 这需要默契,更需积淀,是共同的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需要心灵的相通。
中国画中的“写意”,是特别神奇的表达。画称“写”,“意”则是感觉,“写意”不就是画感觉吗?用毛笔来“写”眼睛所见,感觉所到,情趣所致,看似对自然对生活的描摹,却远远高于自然及生活本身,有那个妙不可言的“意”在其中。笔者曾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看到大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的一幅《睡莲》,当我靠前些时,我就看到的是一堆堆一团团油画颜料的堆砌,不好看,没有画的感觉。我慢慢后退,一池妙不可言的睡莲以它那朦胧的柔和的美展现在我的眼前,那光线,那色彩,那映在池塘中的天空,和微卷的莲叶,都美得不知说什么。印象派绘画表现视觉中的印象,那一刻我认为印象派的画法就是写意。当然这只是外行人的一种直观感觉罢了。猜想画到一定境界,那感觉定是相通的。
包俊宜先生在几年以前就写意花鸟了。只要认准了,他自会做得很好。早年在老屋的木楼上,一张书案,几架图书,在偶尔吱呀响的木地板上,他一会儿走过来踱过去,一会儿伏案苦练,几小时不挪动。在书法世界里学习、琢磨,开拓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写意花鸟,于他来说是自如轻松的事。
看《欲鸣还休》图,桃花或浅或深缀于枝头,浓浓的春意弥漫着,枝头上的小鸟眼中惊疑,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这春意怔住了,欲鸣还休。
像《独占人间第一春》《硕果》这样的作品,画面干净,色泽温润,仿佛花香果香流溢在外,虽说题材不新,但韵味十足。
笔者最喜欢的是《断无消息石榴红》和《水中仙子》两幅。前者构思极好,充满意趣。未红的石榴坠于枝头,小鸟怯生生的神态,眼中满是渴望。简单几笔,把生命间的一种和谐与依存表现得淋漓尽致。只觉那鸟甚为可爱,令人顿生怜爱之情。作品名字也取得好,富有诗意。
《水中仙子》很特别,不知是鸟儿守着仙子,还是仙子守着鸟儿。似乎能感受得到那高度概括出来的精神情致,有一种宁静的美。
还有《戏石图》,看着有著名写意大画家八大山人之风格,笔墨不多,意境却远。
这些小写意花鸟画,气韵生动,小动物神态鲜活,朝气蓬勃。墨色浓淡相宜,画面美而有意趣。若把画放大来看,发现墨色干净,应该是笔到即意到,不经意间却已浑然天成。行内画家告诉笔者,包先生的写意花鸟画有迹可循,看得见像黄宾虹等大师们的影子,由此可知包先生深厚的修养。
在欣赏包先生画作时,常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去捕捉自然界这些事物的特征?怎样捕捉那瞬间的感受,那稍纵即逝的意趣呢?碰巧有一次看到包先生作画,只见那笔辗转腾挪,提点自如,笔者却觉得步步惊险,觉得那笔要是在自己手上,不知涂成什么样,而在包先生点抹勾写间,那栩栩如生的花儿就开了,鸟儿就飞来了,不用补笔,不能补笔,一切刚刚好,觉得真是很有意思。除却笔墨功夫,还需要有对自然对生活观察入微,体察入微的能力。
包俊宜先生的勤奋是世人皆知的。在任中国书协副主席时,有记者问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什么时候不写字?他说没有,就是出差也照写。向着更高更远是他的艺术追求。早年拜师求学,刻苦磨砺自己。曾求问于我省前辈书法家王萼华先生,王老师说了两字,让他铭记至今,那就是“仰望”。高山仰止,泰山北斗,星汉璀璨……必须心中敬畏,躬身埋头,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学习。当前辈著名书法家陈恒安先生建议他从篆书着手时,他就毫不犹豫去推开了这沉重而古老的大门,与先贤对话切磋,一晃数十年,终成大器。一笔一画敲响青铜之音,疏密间尽显秦汉风韵。时至今日,包俊宜先生仍在“仰望”。
包俊宜先生的写意花鸟画,应该是书法创作自然衍生的产品,是书家亦是画家。这些作品大都精致、明快,耐人寻味。猜想许是书法创作累了,理几张素笺,就“写意”了。“用笔简易而意全者,乃为写意。”小小画作其实是感受与感悟的表达,是人生况味的描写,是情韵意趣的飘逸。
文/陈明媚
视觉/实习生 肖同
编辑/邱奕
二审 赵相康
三审 黄蔚